(二)坚持扩大内需,把握稳与进,在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上拓展更大空间
提速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106个、总投资501.9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健全项目投资协调、县领导挂点联系、重大项目调度会商等机制,强化项目全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全流程管理,力争实现工作量、投资量、实物量“三量”齐增。紧盯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投资趋向,精心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固根本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债券、政策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支持,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谋划推动冬瓜湾和大河唇大中型水库、会昌通用机场、清溪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纳入国家、省、市规划盘子。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提质文旅产业。开展“文旅产业扩面提质年”活动,实施“三江六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开发项目,完善戏剧小镇文旅配套设施,办好戏剧季活动,做强和声戏剧技术学院,发展“短剧经济”,推进戏剧小镇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和君教育小镇(二期)建设,支持和骏马术中心建设成为全省马术运动高地、一流马术运动中心。加快推进汉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落地,完善基础设施和业态规划布局。市场化整合各类旅游资源,推动北部教育研学、中部红色旅游、南部休闲康养等景区串点成线、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体验,争创江西省“风景独好”旅游名县。精心策划重要节假日文旅活动,办好会昌农歌会、乡村趣味运动会等系列赛事,以更大力度引客入县,推动文旅出圈出彩。
提振商贸消费。坚持把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尽快让消费热起来、经济活起来。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智能家居、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提质扩容。精心打造戏剧小镇、新天地、壹然广场等特色商业街区,大力培育特色餐饮小吃、精品文创、沉浸式体验、数字化场景等新兴消费业态,推动差异经营、错位增效,形成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核心商圈。结合戏剧季活动,每季度举办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展销推介会,帮助企业搭平台、拓渠道、通市场。提升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集散效应和服务功能,建设赣州东部物流集散中心。开展电商进乡镇进农村三年行动,打造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和数字电商直播示范基地,不断降低电商企业成本,力争全年网络零售额突破11亿元,增速达29%以上。
(三)坚持精建细管,注重表与里,在提升城市品质内涵上实现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