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汇流 古今交响:解码赣县区的时空对话与振兴密码

来源:南康家具网 | 来源:赣县区专题 | 时间:2025-03-27 | 462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为赣州“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赣县区以“一核驱动、两江协同、全域振兴”的战略布局,演绎着山水人文与现代文明的深度交融。

作为赣州“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赣县区以“一核驱动、两江协同、全域振兴”的战略布局,演绎着山水人文与现代文明的深度交融。本文聚焦梅林镇的枢纽担当、王母渡镇的橙香产业、白鹭乡的古村遗韵等特色区域,展现赣县区在交通突围、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实践。

一、枢纽引擎的时空坐标——梅林镇

作为赣县区政治经济中心,梅林镇以“三江交汇、四脉贯通”的区位优势,构建起“一核两轴三片区”的发展格局。这里不仅是京九铁路与赣龙铁路的黄金十字枢纽,更通过梅林大桥、赣县大桥实现与中心城区的无缝对接。光彩大市场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马口生态公园成为城市绿肺,湖新田园综合体将都市农业与文旅体验深度融合,演绎着“半小时经济圈”的枢纽传奇。

二、橙香四溢的产业走廊——王母渡镇

素有“赣南脐橙第一镇”美誉的王母渡,以“一轴(赣粤高速)、两带(桃江生态带、脐橙产业带)”重构产业版图。这里培育出“王母渡脐橙”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建成10万亩标准化果园,引进深加工企业12家,打造从种植到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桃江湿地公园栖息着白鹭等200余种鸟类,寨下村非遗竹雕技艺与新红村红军标语墙交相辉映,绘就“产业强、生态美、文化兴”的振兴画卷。

三、古村遗韵的时光隧道——白鹭乡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白鹭乡以“九厅十八井”古建筑群为核心,构建起“一核两环三板块”的文旅格局。这里完整保存着80余栋明清古建筑,传承着板凳龙、烧瓦塔等非遗民俗。通过“古村活化+民宿集群”模式,引进艺术家工作室、乡村图书馆等新业态,年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毗邻的官村生态茶园与桃溪谷漂流项目,形成“古村慢生活+山水快体验”的全域旅游闭环。

四、全域振兴的多元叙事

从沙地镇“西瓜小镇”的甜蜜产业到江口镇“三南腐竹”的非遗传承,从田村镇“红色名村”的精神传承到湖江镇“赣江明珠”的生态蝶变,赣县区各乡镇正以差异化路径共筑振兴蓝图。储潭镇依托城郊优势发展都市农业,韩坊镇将稀土资源转化为绿色经济,大埠乡用“红色+生态”双引擎激活山区发展……各乡镇依托“三江六岸”生态本底,构建起“产业成链、文化成脉、生态成网”的全域发展格局。

结语:赣县区以三江之水滋养古今文明,用创新之手重构城乡肌理。这里既有梅林镇的枢纽雄心,也有白鹭乡的古韵悠长;既是赣南脐橙的甜蜜故乡,也是红色基因的传承高地。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赣县区正以“时空对话”的独特姿态,书写着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相关信息:

赣县区企业

赣县区梅林镇企业

赣县区王母渡镇企业

赣县区沙地镇企业

改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