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消费杠杆提能行动,出台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继续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焕新”活动;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差别化住房信贷、消费贷等金融产品,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实施消费场景提升行动,多元化提升阳明古街、新世界、那年·崇义、北麓湾等特色商圈,打造更高品质消费供给。实施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行动,建设过埠、上堡、扬眉、关田四个区域消费中心乡镇,改造提升一批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农村新型便民商店,因地制宜丰富快递收发、农产品经销等业务。实施物流降本增效行动,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动乡镇农产品冷链物流综合中心、脐橙产业冷链仓储等项目建设;依托“三通一达”【15】骨干企业,集聚一批电商企业入驻物流园,加快“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物流企业”模式落地,带动农特产品加速上行。
壮大农业产业。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化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改革,扎实做好耕地流出、卫片违法图斑整改,确保新增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粮食产量稳定在4.2万吨以上。持续实施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强化农业产业原料供应基础,壮大竹、南酸枣等重点产业,落实毛竹丰产林2.5万亩、南酸枣林低改4500亩、特色功能稻3000亩;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扎实推进南酸枣、竹笋、脐橙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培育“振飞”“雏鹰”企业【16】7家;用好“崇水山田”区域公用品牌,新增“圳品”3个、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8个。
提升城乡品质。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城市能级。实施城区截污纳管污水提升改造工程、城西片区排水管网新建改造工程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综合提升项目。完成城市森林空间一期精品示范段建设,改造老旧小区11个,新建停车位982个、充电设施594个;推进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确保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保持在55%以上。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纵深推进知行家建设;优化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平台信息系统,构建智慧城市大格局;健全物业管理机制,实现物业服务覆盖率达80%。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先行县,创建美丽宜居乡镇2个、“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村14个、美丽村庄10个、美丽庭院1600个以上;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力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
(五)着力巩固生态优势,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严格落实“三个全面”【17】工作机制,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实“四尘三烟三气”【18】专项整治,加强臭氧污染与PM2.5协同治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与氮氧化物协同减排,确保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天数优良率持续向好。巩固“美丽河湖”建设成效,加大工业污染、畜禽养殖、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确保考核断面、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守牢土壤安全利用底线,依法开展重点监测和风险管控,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严格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无废城市”【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