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智创新赋能。加快建设罗普特新质生产力科技产业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支持章源、祺祥、中核南方等企业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施企业技改升级20家以上。积极培育创新主体,与高校院所共建先进数控刀具研究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润泉康、力道新能源等企业组建创新平台,提升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争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量33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00家以上,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
推动园区扩容提能。完成龙勾锂电新能源产业园一期厂房、硬质合金产业园B区建设,启动建设硬质合金产业园C区、关田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完善水、电、气、通信、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推进“亩产效益”【11】综合评价,加快园区闲置厂房盘活、闲置土地清理,严格落实企业入园审批,力争亩均税收达35万元以上。纵深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优化开发区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深化“园区事园区办”。
(二)着力加快文旅融合,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以户外运动为主牵引,盘活现有旅游资源,争创“风景独好”旅游名县。
做强体旅融合。全力打造华南片区知名户外运动目的地,加快过埠三栖户外竞技基地、金坑乡村滑板基地、杰坝长潭国际路亚基地、麟潭山地自行车、思顺齐云山户外运动等项目建设;坚持“旺季做旅游,淡季做赛事”,筹办“中国·崇义山水户外运动大会”等赛事活动。积极发展赛事经济,做好“跟着赛事游崇义”文章,以旅游+户外运动体验为拳头产品,规划高山滑雪、溯溪、桨板、徒步等多条旅游线路,串点成线、集群成片,形成“一核、两带、三区”【12】的发展格局;探索“酒店运营+赛事承办”模式,引入演绎、音乐节等元素,培育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业态链,实现以赛引流、以赛促旅。
做活联动运营。统筹全县景区景点,探索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有效实现方式,支持市场化手段盘活民营景区,落实联动运营优惠政策,持续激发景区活力。优化乡村旅游产业布局,依托铅厂米墅、左溪欢乐谷、赣州小漓江等景点,串联“长龙-铅厂”“麟潭-上堡”“上堡-思顺”森林康养步道,创新农事体验、水上娱乐、丛林穿越等乡村旅游活动;加强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推动三节龙、舞春牛、剪纸等非遗文化进户外运动点、进景区,强化联农带农富农效应。做好阳明文化收集与整理,承办第五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暨第二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研发特色文创产品,精心策划推出若干条精品研学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