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精准发力提品质促城乡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市空间加速拓展。向阳东片区初具雏形,火车站片区拉开建设框架,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000套,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功能设施更加完善。新建三二五大桥畅通城市堵点,星级酒店投入使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点火运行,改造雨污管网12.8公里,新增停车位583个、公厕5座,群众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1万户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一栋栋老居民楼焕发新颜,千寻巷提升改造、面貌全新,马蹄河美丽蝶变,亲水空间获得群众好评,群众归属感、认可度明显增强。
乡村振兴步伐加快。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底线,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100亩,石崆寨水库下闸蓄水,百座山塘整治提升,灌溉面积5万余亩,新增耕地2800亩,粮食面积和产量实现双提升。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新增310户监测对象应帮尽帮,219个衔接资金项目基本完成,惠及上万名脱贫群众。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G206绕城公路实现“白改黑”,桠髻钵山、项山甑森林步道投入使用,整治省级新农村点25个,建成“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点6个。
生态环境向优向好。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力有效应对水质异常事件。更大力度推进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零”发生,PM2.5降至12微克/立方米、居全省第1,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寻乌水获评全国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省唯一,废弃矿山治理修复、东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分别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建设森林防火阻隔带5000余亩,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4.98万亩,清除松材线虫病疫木2.6万株,林长制工作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方阵。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单位GDP能耗下降2.7%,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53.15万千瓦,居全市第三。
三、持续用力惠民生保稳定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服装产业园基本建成,打造“5+2就业之家”61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430人。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扩围提标,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14亿元,民生底线牢牢守住。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建成“一老一小幸福院”5个,改造提升区域中心敬老院2个,三二五托育中心投入使用,托位数突破2000个,基本满足群众需求。
公共服务优质均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撤并30人以下学校36所,普通高中录取率由59.5%提升至72.1%,教育从“有学上”转为“上好学”。完善体育健身设施,新增体育场地9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15平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解决了群众“健身无去处”的问题。深化“三医”联动改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建成,医保服务迈入“刷脸”时代,居民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约400元,群众医疗负担明显下降。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举办全民歌唱大赛,《叩响》公演取得巨大反响,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