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2007年修正)全文

来源:南康家具网 | 来源:甘肃省人大 | 时间:2024-05-24 | 3148 次浏览 | 分享到:
《甘肃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2001年11月29日甘肃省人大通过,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2007年9月27日修正,最新版全文共七章三十条。

第二十一条  对协助追捕犯罪嫌疑人或者协助侦破重大案件的见义勇为人员,本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需要特别保护的,公安、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

第二十二条  合法权益未得到保护的见义勇为人员,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申诉,也可以向当地司法行政机关申请法律援助。

第五章  经费保障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列出专项资金,拨付本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管部门,用于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

第二十四条  见义勇为奖励保护经费的主要来源:

(一)人民政府拨款;

(二)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资金;

(三)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捐赠;

(四)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外国友好团体和个人的捐赠。

第二十五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见义勇为奖励保护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办法,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并接受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六条  见义勇为奖励保护经费用于:

(一)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

(二)伤亡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属的生活困难补助;

(三)伤残的见义勇为人员医疗费用;

(四)见义勇为宣传活动费用;

(五)其他必要开支。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和主管负责人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见义勇为行为不及时确认或者确认失误,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

(二)对见义勇为人员不及时救治的;

(三)拖延或者拒付见义勇为人员医疗费和其他费用的;

(四)对见义勇为人员或者其近亲属未予保密、保护,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打击报复、诬陷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的;

(六)贪污、挪用见义勇为奖励、保护经费的;

(七)弄虚作假,骗取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扣减见义勇为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其他福利待遇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对致残的见义勇为人员的工作不进行适当调整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进行批评,责令其改正。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