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以经营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政务服务便利化、网上办事智能化、市场监督精准化,在安宁、经开、高新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加快昆明中央法务区建设,做好12345热线数智化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建成全省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持续开展“三个听取、三进服务”“我陪群众走流程”等活动,做到“有诉必应、接诉必办”。将“远程异地评标工位制”试点工作打造成“昆明经验”,持续降低招投标交易成本。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主题事项不少于40个,“e办通”点位不少于200个,重点项目投资服务帮办代办率达100%,打造“四季如春营商环境”新名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编制《昆明都市圈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昆明都市圈辐射带动力,引领滇中城市群协同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强省会”要求。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力争滇中新区实现争先进位。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五城共建”,打造一批和谐宜居、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新县城。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贯彻落实《昆明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制定实施配套办法,清理规范涉及民营企业的政策文件,维护民营经济组织合法权益,常态化开展沟通交流,倾听民企声音,解决实际困难,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350亿元。坚持内培与外引并重、扩量与提质并举,走好经营主体“培多、做大、促活、育强”之路,净增企业10万户以上,其中“四上”企业600户以上。
(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坚定不移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打好蓝天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稳居省会城市前列。打好碧水保卫战,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确保滇池全湖水质稳定达到Ⅳ类、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达到考核要求,云龙水库等7个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启动噪声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解决群众身边突出噪声问题。高标准、严要求持续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强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围绕“一核两片三区”水土流失防治总体布局,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争取申报滇池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修复历史遗留矿山600亩,治理水土流失200平方公里。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巩固提升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完成林草生态修复保护50万亩、义务植树1150万株。加快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筹备办好生物多样性国际论坛,持续拓展COP15后续效应。深入推进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改造提升,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着力打造滇池沿岸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让五百里滇池的美丽画卷早日重现。